抗疫“宅”家焦虑心慌?徐州8位心理老师教你排解情绪
发布时间:2020-02-04 动态浏览次数:195
2月2日,市教育局联合徐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开通抗疫心理援助热线,帮助广大学生和家长排除抗疫焦虑情绪,保持良好乐观的心理状态。
另外,徐报融媒还特别邀请了8位我市各中小学的专职心理教师,录制了一些心理“宅”家建议视频,让居家抗击疫情的日子也能充满温暖阳光和信念!
99位专职心理教师在线提供帮助
受疫情影响,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应激反应状态,从最初的“对病毒的恐慌”逐渐转变为“寂寞空虚无聊不确定”,从最初的“当下怎么办”逐渐转变为“接下来怎么办”。很多同学过去喜欢“宅”,但现在随着“宅”的时间不断延续,人们处在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,大家盼着走出去,多一些社交活动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什么时间开学、返程途中会遭遇什么、自己会不会返校后被隔离、中高考临近却迟迟不能开学的忧心……诸多不确定性,容易让人心慌慌。此次徐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特别聘请81名具有国家二、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和徐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中、高级资格证书的中小学心理专兼职教师,以及18名校外专业心理咨询师,采用轮班方式每天上午9:00—11:30 下午2:00—5:30,为“宅”在家里的学生和广大家长提供热线电话咨询、网络交流、个人心理健康辅导等公益服务。
徐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心理“抗疫”
援助热线:0516-83821133;
网络平台:QQ289642036、166113185、377166652。
正视现实并接纳自己的焦虑恐惧情绪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居家隔离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,徐州市西苑中学心理教师李毅超介绍,最好的方法就是和焦虑做朋友,接纳而非排斥它、怕它。同时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,做一些让自己心情放松的事情。比如看书,和家人聊天,或者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等。家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陪陪孩子,增进亲子关系。孩子们可以利用超长假期好好学习,充分休息。李毅超说,如果负面情绪严重持续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,无力缓解,可及时就医或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师。
徐州市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专职心理教师黄蕾也表示,面对疫情,我们可以用心理学提高抗压能力,增强心理素质。首先,要接纳负性情绪,比如说恐慌、焦虑,疫情本身就是让人害怕的事情,害怕是没有问题的,这样我们可以远离危险,学会自护。家长可以用适合孩子年龄的语言向他们介绍一些疫情信息。当然,作为家长,我们首先要照顾好自己,疏导自己的情绪。其次,我们要告诉孩子面对疫情,我们有应对的方法,比如呆在家里做好消毒防疫。最后,合理安排生活、学习、工作、锻炼。即使在困难面前,我们也要有快乐的家庭时光,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当前的危机。